《報導》WOW! - 吾皇萬歲
LONG LIVE THE KING
Article from WOW!
Interviewed by Paul Byrne
負責化妝的女孩們跟阿根廷的記者們在維果莫坦森位於 Ritz Carlton 飯店的房門外有一點小緊張。
「他真的是一個很棒的人,」第一個驚嘆著。「而且好有魅力。」
「他給了我一本攝影集,都是他在拍攝新電影的時候在片場拍的照片,」第二個咯咯地笑著。「他還寫詩,作畫,他甚至出版了一些爵士樂的CD!」
「他還把他新電影裡面的那一匹馬帶回家了,」化妝女孩附註。「這不是很可愛嗎?我聽說他也帶了《魔戒》裡的馬回家。他到底想做什麼呢?」
我決定說說笑。
「他把牠們通通吃掉,」我插話。「這是丹麥人的傳統,我猜。在每一部電影結束之後,他會在殺青酒會上舉行烤肉,然後他會把那些馬煮來吃。」
女孩子們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笑話。
「那樣說是很沒禮貌的事,」化妝女孩吼了回來,不太確定要不要把我的話當真。「這不可能是真的。」
「對,我只是在開玩笑。」我回答。「他把牠們放在車庫裡。他現在大概有六匹馬在那裡,不過他就要把牠們遷到別的地方去了,因為他的車已經在車道上生鏽得一榻糊塗了。」
在房間裡,我向那個男人複述了後面那個理論。他縱聲大笑並點了點頭。「對啊,那裡現在變得滿擁擠的,我也很喜歡我的車。我希望近期內能跟大象一起拍電影。不過我不知道到時候要把牠放在哪裡。」(譯:哈哈哈?泰山泰山???!/*= v =)/**\(= v =*\/*= v =)/**\(= v =*\)
維果莫坦森最近已經支付得起快樂的價格。他也許曾經跟好萊塢的明星們調過情,像是在《超完美謀殺案》還有《月球漫步》(第一次出場是在 1985 年的《證人》),但要等到他在《魔戒》三部曲裡飾演亞拉岡的第十一個小時,他才終於被投向了國際明星的地位。但他未必喜歡這樣的轉變。
大家都在說,他在最近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缺席了 – 在那裡,《王者再臨》,三部曲的最終部贏得了11項的提名 – 儘管他就住在禮車可達的 Topanga Canyon。當他的同事們不停地互相輕拍對方的背反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同時,維果坐在家裡,用一台借來的電視觀賞著典禮的進行。(譯:大家都知道其實他是跟家人到附近的「朋友家」去看了?*笑*)
「我並不覺得我被這個行業的絢爛的一面所排擠,」這位45歲,曼哈頓出生的演員說。「比起電影上映時大吹大擂的宣傳,我更享受著工作的過程。對我而言,這都是關於藝術創作本身 – 無論是電影,音樂,繪畫,或是其他的。只要它一完成,我便想往下一步進行。」
<略,維果的背景介紹>,黛安連恩曾說「他的思緒屬於漂泊者」
「是,那樣的東西的確存在我的身體裡。」當我提到這件事情時,他微笑了。「漂泊者這個詞,我希望她指的是一個四處旅行的人,而不是亂搞男女關係的人,因為我對於後者的標籤感到不太自在。我只不過有雙發癢的腳,而這是一種需要,去看看過了下一座山頭是什麼樣的景象,下一個轉角又有著什麼。我喜歡發現新的事物,新的情感,如果你停留在同一個地方便不可能做到這些。」
或者,當你身為一個演員,你重複著相同的角色。在彼得傑克森破紀錄的《魔戒》小說改編電影在兩年前開始橫掃全球之後,莫坦森退卻了。那些很快就能賺到錢的角色並不適合他,以聲光科技為基礎的庸俗打鬥片無疑地將讓他變成一個極端富有的人。但相反地,他等著。一直等著。
「我沒有辦法讓自己簽下那些送來的老套又無意義的劇本,」他說。「尤其是在經歷過像《魔戒》這樣的電影之後。我不是為了變得有名才加入這一行的,也不是為了賺很多很多的錢,我希望我拍攝的每部電影都可以變成一個學習的經驗,讓我在拍攝之後變得更有智慧(wiser)或是在心靈上更為健全(healthier)。如果我簽下這些送來的劇本,我只能變得富有(wealthier),但心靈上肯定不會更加健全。」
(譯:維果借用了富蘭克林的名言:"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就是早睡早起身體好啦XDD!)
在等待了一年以後,終於讓維果點頭答應的劇本,是《沙漠騎兵》,西部蠻荒的傳奇,法蘭克霍普金斯和他與電影同名的北美野馬參加火之海的競賽,橫跨阿拉伯沙漠三千英里激烈的生死之爭。由 John Fusco 花費 12 年蒐集法蘭克霍普金斯的生平資料而撰寫成的劇本,就像多數的好萊塢真人冒險故事一樣,《沙漠騎兵》並不是百分之百忠於事實。導演喬強斯頓(一位史蒂芬史匹柏的門生,曾導演過《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侏羅紀公園3》)愛上了這個以 1940 到 '50 的風格來創造一部好萊塢經典冒險動作鉅片的點子,這也是一個令他的男主角立刻愛上的主題。
「在我看來《沙漠騎兵》屬於那種沒有人會再拍的電影,」莫坦森點頭。「它讀來像是一部不合時宜的電影,而我正好喜歡它這一點。我不希望它變成一部取材於老故事但又聰明,帶諷刺意味的電影 – 那是你近年來在好萊塢常常看到的處理英雄故事的手法 – 我希望它是更豐富,更複雜的故事。我想這部電影平鋪直述的風格也讓它變得更有意思,更人性一點。」
有著迪士尼在《沙漠騎兵》豪奢的九千萬美金投資,莫坦森必定為他第一次飾演主角的電影感到緊張吧。
「除了當你看著這部電影的海報會看到我的大臉這件事情以外,」他說。「我一直覺得《沙漠騎兵》跟《魔戒》其實是相似的兩份工作。我每天都工作,就像在拍攝《魔戒》的時候一樣。所以,不會,我不覺得這部電影成敗的榮辱都在我身上,或許我應該要這樣想才對,但我並沒有這麼想。我在拍攝電影的時候不是很意識到有觀眾的存在。我只不過試著取悅自己,滿足自己,感覺到我做了一番貢獻。我盡可能用最好的表現跟這些人一起工作,如果我達到這樣的目標的話,別人就可能會喜歡上這部電影。而如果他們不喜歡,我也不覺得我有比別人更多的責任。」
<略,談到他沒有手機(譯:現在有了)>
「我選擇了一種生活的方式,而我並不想改變它。」莫坦森解釋。「我希望能遠離不間斷的電話,新聞,還有娛樂。它們之中絕大部分是想向你推銷些什麼。如果你打開電視,如果不是廣告,就是某些拿著政策備忘錄的人,想傳達某些政治訊息,或是想灌輸你某些觀念。我知道也有不錯的東西在電視上 – 辛普森家庭,黑道家族之類的(譯:被點名到的節目真是三生有幸啊 = =) – 但我總覺得我的時間應該花在閱讀,繪畫,隨便創作些什麼都好。」
<略,介紹維果辦過的展覽和 Perceval Press 等>
「如果你的快樂只仰賴同一件事,這是很不健康的。」莫坦森說。「但我不覺得是因為我有其他創作的興趣,才讓我對渴望注意力之類的事情免疫。我想這跟你看待電影的角度有關。如果辛苦的工作受到了肯定我自然很高興,若它不受重視,並不代表我也將改變看它的眼光。我不會忽然認為,『嗯,也許我在創作的過程中並不是那麼愉快。』我的確很愉快。」
<略,維果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
莫坦森在奧斯卡的缺席也代表了他不需要跟愛爾蘭演員史都華唐森碰面,史都華的女友,莎莉賽隆以《女魔頭》一片贏得了最佳女主角的獎項。而唐森曾在紐西蘭拍攝的初期飾演亞拉岡後被換角,才由莫坦森接手。他跟這位豪思(譯按:都柏林上流住宅區)出身的演員見過面了嗎?
「最近沒有,但過去幾年,史都華跟伊萊亞,比利,幾乎每個人都見了面。」莫坦森說。「這是我們都覺得很遺憾的事情,我也在接下這個角色之前為此百般掙扎過。這不過是彼得自認的錯誤選擇之一 – 他當時漸漸感到史都華對這個角色來說過於年輕 – 而他必須下這個困難的決定。這就是這個行業的特性,你知道的,我希望史都華別把它想成是針對他個人。我對他只有讚賞之詞。」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